與美高相比,美本申請流程上大同小異:
第一,想清楚“為什么要到美國留學”,“為什么要選擇”T30的大學(相當于維克森林、紐約大學(NYU)這個排名,我們都拿到過錄取通知書),“為什么會選擇這個專業(yè)”。用英文講,就是“why USA”"why my college""why this major"。美高、美本申請準備,好的學校大多圍繞這幾個核心問題來展開——這是美國優(yōu)質教育的內在邏輯。
這些問題,并不容易回答——歸根到底,就是兩句“套話”——我是誰、我想要什么(或,我要到哪里去)。這個,是哲學的終極問題,迄今并無明確、一致的答案。
第二,如果現(xiàn)在不知道答案呢?不用太擔心。
“大多數(shù)人不知道答案。何況一個高中生,根據自身有限的經歷來選擇專業(yè),也很有局限性?!边@是一位美高三十年教齡老師、經歷過多國教育后,告訴我的。不用著急,美國大學里,頭兩年大多教通識,就是給人思考、選擇用的。因此,轉學、換專業(yè),比比皆是。朋友孩子在匹茲堡上大一,大二轉到哥大,還換了專業(yè)。
鑒此,一個合理做法,是排除明確不想去的學校、不想去的專業(yè),看看還留下哪些。文科、理科,STEM哪個方向,諸如此類,縮小專業(yè)方向范圍。舉個實例。我孩子一開始以為喜歡CS,申請后期調研后發(fā)現(xiàn)是DS,因此,擇校、專業(yè)就有了調整。
第三,如果專業(yè)選擇上實在沒有任何方向,那么在標化考試和學術準備之外,找個自己的愛好吧,盡量發(fā)掘,讓長板最大化。
盡管如此,申請美本,“專業(yè)方向”依然重要——否則,你的文書故事就沒有了邏輯,你的頭腦就沒有了“風暴”之源,太平洋風暴就獨缺了那只蝴蝶,會波瀾不驚,甚至微波不掀。因此,在學術專業(yè)方向上,還是要盡早挖掘、明確一下,以便相應做好專業(yè)準備,尤其是選擇課外的夏校、科研項目等等。
第四,明確公立大學與私立大學、大規(guī)模大學與小規(guī)模大學、研究型大學與文理學院、Party college與鄉(xiāng)野大學、綜合性大學與藝術類大學、南部大學與北部大學、東海岸大學與西海岸大學……一系列不同大學的核心差異。這些,只有現(xiàn)場看過、感受過,才有切身體驗。
在看過哥大、芝大、NYU、BC、BU、Brown、CMU、UMichigan、UCLA、Cornell、Emory、RISD、SCAD、Pratt、Parsons、UWisconsin(Madison)等等大學后,我多少知道了這些差異。為此,我孩子手拿十幾個offer,從T20-T40,最后順從“專業(yè)優(yōu)先”思路,選擇了一所最適合自己興趣的(甚至放棄了有些學校直接給的一年數(shù)萬美元的獎學金)。
第五,“體制內省重點”并無獨特優(yōu)勢。美高、美本,都看重你本人,而非你的學校背景——國內的高中,有多少美國人是知道的呢?因此,關鍵是自身,究竟是“業(yè)余九段”,還是“專業(yè)九段”,跟“X大圣”過過招沒有,國家n級運動員、國家y獎之類。
尤其要看到,需跟大量美高“陸生”競爭——每年有大幾千號上萬人呢。英文,會否是短板?美國方向,英語的重要性,從申請到留學,再怎么強調,都不為過。否則,弱的英語基礎,后患無窮!美高四年后,我才見識了國內高中與美高生英語上的明顯差異。
第六,回到原點,問一句“我是誰”——這個問題的核心,是我現(xiàn)在的實力如何,在哪里。題主未涉。其實,沒這個前提,不管上邊我說了啥,啥都是白說啊。沒有地,哪能測量天的高低、架設通天塔呢?
關于美高、美本申請,剛剛站內發(fā)過一點看法,轉貼如下,或可參考一下(站內鏈接:
http:///answers/23715),作為過來人看到,美本申請,在內容框架結構上大同小異:
什么是美高招生的“全面評估”法——即所謂的holistic reviewing? 美高申請,有個我所稱的“申請八業(yè)”,慣例上一個都不能少——維立克、托福、SSAT、GPA、課外活動(EC)、文書、推薦信、面試。這樣,你就清楚看到托福、SSAT,只是2/8——雖然重要,卻遠非全部。T50有無希望,還得看其它6/8——松鼠尾巴,大頭在后呢。沒有標化,美高還能招錄學生(前兩年要求更多推薦信數(shù)量)。這個,很能說明問題——標化在美高眼里,究竟有多重要。
其中,經驗表明,“面試”單項,更是重中之重,許多人認為,會占到錄取權重的一半。
關于顧問選擇,在《選擇與真相:“三么”之路系列——美高“留學”“教育”那些事兒》里,綜合自身美高、美本申請親歷,用十幾頁(P349-P361,第24章),已細說過這個話題——“留學顧問服務的真相”,有“兩宜”、“六注意”、“八迷信”、“十小心”之說,提出“警惕保底學校不’保底‘”的看法,和顧問服務應堅持“誠信、客觀、中立、準確”理念的期待。
如有興趣,不妨一讀。